他用16年的业余时间,打捞宁乡3000年历史记忆
从沩山的晨钟暮鼓到炭河里的青铜锈色,从泛黄典籍的字里行间到考古遗址的泥土芬芳,有一位研究者用16年时间,在宁乡这片古老土地上打捞出众多历史记忆,解码宁乡3000多年文脉,被人称为“半路出家的文史专家”。他,是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炭河里工作站副站长喻立新。
从沩山的晨钟暮鼓到炭河里的青铜锈色,从泛黄典籍的字里行间到考古遗址的泥土芬芳,有一位研究者用16年时间,在宁乡这片古老土地上打捞出众多历史记忆,解码宁乡3000多年文脉,被人称为“半路出家的文史专家”。他,是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炭河里工作站副站长喻立新。
师夏末问讯沩山次,沩曰:“子一夏不见上来,在下面作何所务?”师曰:“某甲在下面,鉏得一片畬,下得一箩种。”沩曰:“子今夏不虚过。”师却问:“未审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务?”沩曰:“日中一食,夜后一寝。”师曰:“和尚今夏亦不虚过。”道了乃吐舌。沩曰:“寂子何得自伤己
论高度,在三湘大地的山峰群中,沩山算是小弟弟了。它海拔不足一千米。有语道,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沩山上,有一座著名的寺庙。它在佛界寺庙中,地位可不算低啊!它坐落在沩山的毗卢峰下,是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,沩仰宗的起源地。禅宗有“一花五叶”之说。沩仰宗为五叶之首。唐宪
有京中大师,到沩山参和尚,后对坐吃茶次,置问:“当院有多少人?”师云:“有千六百人。”大师云:“千六百人中,几人得似和尚?”师云:“大师与摩问,作什摩?”大师云:“要知和尚。”师云:“于中也有潜龙,亦有现人。”大师便问众僧:“三界为鼓,须弥为搥。什摩人击此鼓?
师因归沩山省觐,沩问:“子既称善知识,争辨得诸方来者,知有不知有,有师承无师承,是义学是玄学?子试说看。”师曰:“慧寂有验处,但见僧来便竖起拂子,问伊诸方还说这个不说?又曰这个且置,诸方老宿意作么生?”沩叹曰:“此是从上宗门中牙爪。”——《五灯会元》仰山慧寂禅